消息因志愿填报不当而高分落选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一个普遍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分考生的落选风险,四川今年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给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选的高分考生加上了“四道保险”。
本一批实行“二视一”政策。
即未达第一志愿院校调档线而高于第二志愿院校调档线40分以上者,在第二志愿学校认可的前提下,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出档,供学校择优审录,以减少高分考生落选风险。据统计,在四川本一批次中享受“二视一”的高分考生达252人。录检人员严把高分考生退档审核关。在每个批次录检中,分别确定了退档录检的“高分”范围,对高分考生的退档,高校必须详细说明退档理由。如理由不充分,录检人员将提请高校复议,如学校复议后仍坚持退档,则须传真退档书面说明备案。对每个批次的未完成计划实行公开征集志愿。凡线上落选考生均可到当地招办补填志愿,录取时,按征集志愿从高到低向学校投档,确保高分考生优先录取的权利。据统计,四川将本一批次未完成计划1050名全部拿出来公开征集,共征集志愿考生3627名,征集的生源中不乏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选的高分考生。一名高分考生在得知自己被东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录取后,心情非常激动:“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平和一下了,这次征集志愿重圆了我的重点大学梦!”
动员在川教育部直属高校增投机动计划“拯救”高分落选考生。在本一批次录取结束时,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增投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逐一电话征求高分落选考生的意愿,为数以百计的高分落选考生提供了录取机会。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出现高分落选的现象每年都有,由于采取上述措施和公开征集志愿的办法,给不少考生,尤其是一些高分考生加上了“四道保险”,使得高分考生落选率大大降低。王俊记者曹丰
高分考生为何落榜?
我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次录取业已结束,2万余名被“点中”的考生正翘首以盼那张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但也有部分考生因落榜正在心灵的泥沼中经受煎熬,其中不乏高分考生。
十年寒窗,历经风雨,考出高分,实属不易。在高考升学的竞技场上,除了智力的比拼外,还有一个非智力因素的较量,即高考志愿的填报,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不可捉摸,往往使得一些高分考生败下阵来。那么,哪些情况容易造成高分落榜呢?通过下面的一些典型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案例(一):欲保不能
考生:王娉,理科,高考成绩635(语文104数学123外语137 理科综合271)
志愿填报:
本一批次第一志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类;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调剂不服从,定向调剂不服从。
本一批次第二志愿: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类;电气信息类),专业调剂不服从,定向调剂不服从。
本一批次愿意服从“二视一”,其后无任何志愿。
投档轨迹:中国人民大学(批量投档分数线632,批量投档最低分632)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退档(退档原因: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后退档)→退档不合格,请再审(6个回合)→自由可投(备注:所报专业录取满额,不服从调剂)。
剖析:根据往年的调档线分析预测,该考生成绩减去40分后仍然可能达到四川大学今年的调档线,因此,为了保险起见,该考生作出了愿意服从“二视一”的选择。但令人意外的是,该考生的电子档案被投放到第一志愿院校中国人民大学“转”了一圈后,终因成绩不敌和专业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这样一来,尽管高出第二志愿院校调档线70来分,但根据规定不能再享受“二视一”政策。客观地说,该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技术”上并无多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说他填报的志愿有多大的失误,只不过此时的她对“二视一”的政策实在是难以驾驭。
案例(二):过分自信
考生:周凯,理科,高考成绩621(语文118数学131外语135 理科综合237)
志愿填报:
投档轨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投档→院校在阅读→预退档(退档理由:低于本校录取线)→自由可投。
剖析:从该考生的投档轨迹可以看出,其成绩未达到提前批次院校调档线(627),随后虽然达到了本一批次第一志愿院校调档线且也投了档,但由于成绩不具有相对的优势,仍被挤了出来。而本批次的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院校又在各自的第一志愿满额,于是,考生落榜了。
案例(三):高不成低未就
考生:唐艳,文科,高考成绩603(语文107数学137外语123文科综合236)
志愿填报:
提前批:外交学院外交学 (外事外交);外交学(国际组织);英语;法学,专业调剂服从,定向调剂不服从。
本一批次第一志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行政管理;金融学),专业调剂服从,定向调剂不服从。第二志愿:四川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经济学),专业调剂服从,定向调剂不服从。第三志愿:湖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调剂不服从,定向调剂不服从。其后无任何志愿。
投档轨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投档→院校在阅读→预退档(退档理由:低于本校录取线)→自由可投。
剖析:从该考生的投档轨迹可以看出,其成绩未达到提前批次院校调档线(627),随后虽然达到了本一批次第一志愿院校调档线且也投了档,但由于成绩不具有相对的优势,仍被挤了出来。而本批次的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院校又在各自的第一志愿满额,于是,考生落榜了。
总体来说,高分考生未能在第一志愿遂愿,绝大部分是由于在“高手”云集的情况下分数相对偏低,缺乏竞争优势。而造成最终落榜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二,要么不服从专业调剂,招生院校只得“忍痛割爱”;要么志愿填报单一,缺乏后续志愿的支撑。记者曹丰